跳至主要内容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项目 (MBA) 创办自1994年,并于2000年起推展至内地,已成为极具专业影响力、高价值认可度以及众多精英学员青睐的MBA项目。自成立至今,浸大MBA努力开拓,坚持进取,历多年实践探索,吸收全球与欧美先进管理理念,融汇中西智慧眼光,收获荟萃精英,为全球经济的强劲发展贡献力量。项目将让学员体验不一样的智慧、不一样的历练、不一样的视野,以及不一样的回忆。

不一样的商学院
 

1%

跻身全球1%同时荣获三大商学教育认证机构颁发国际认证的商学院 (AACSB, EQUIS, AMBA)

23

QS世界年轻大学排名第23位 (2021年)

32

THE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优质教育第32位 (2021年)

62

THE亚洲大学排名第62位 (2021年)

不一样的教学
 

崭新学科应对营商新趋势

为了应对营商新趋势,项目加入新兴的金融科技及大数据等元素,让学员更快掌握当今数字智能化时代的营商趋势。

理论实践并重

透过企业咨询项目,鼓励学员从实践中学习。学员需为一所企业进行研究或制定创业计划,将课堂知识充分应用于实际分析中。

创业管理

企业管理者须具备创业家思维,让企业可持续发展。创业管理为主修科目,让学员有系统地了解创业挑战,培养企业家精神。

不一样的视野
 

不一样的体验
 

高桌晚宴

毕业酒会

沙漠挑战赛

不一样的人脉
 

浸大MBA已累积逾三千多名来自不同行业的校友,形成强大紧密的校友网络。借着各类的文娱康乐、学术及文化活动,学员及校友享有众多机会以拓展其知识领域及人际网络。

35

平均年龄

12

平均工作经验

行业分布

21
工程 / 制造业 / 贸易 / 批发
21
银行及金融 / 保险
22
信息科技 / 电讯
10
地产 / 物业发展 / 建筑
19
商业 / 专业人士
3
运输 / 物流
2
公共服务 / 公用事业
1
餐厅 / 零售 / 酒店
1
广告 / 媒体

职位分布

19
总裁 / 总经理
69
经理
3
助理经理
7
专业人员
2
其他

自 1956 年成立以来,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发展蓬勃,培养了数代商界领袖。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先后获得国际商管学院促进会(AACSB International)、欧洲评审组织(EQUIS)及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三大商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可,在全球商学院中仅有1%的学府能同时获得此三项认证。

适逢今年浸大工商管理学院迎来成立65周年纪念,其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成就更是享誉全球。在今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制定的指标公布中,学院的副院长 (科研及研究生课程)及管理学系讲座教授黄旭教授、以及财务及决策学系的张美君教授,一同跻身进全球前百分之二的科学家名单,反映出他们的学术着作在全球被广泛引用。两位学者在科研方面均具丰富经验,同时努力不断求进。

黄教授希望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在学院内培养更多世界一流的学者。 张教授则希望通过更有影响力的研究回馈社会,悉心指导研究生,激发他们的潜能。

访问黄旭教授

学术无疆界

当谈到自己的卓越成就,黄教授谦虚地表示,这只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探索科学,他认为只要热于探索并专注做好科研工作,学术排名自然会提升。黄教授的研究项目广泛,包括领导才能、跨文化管理和员工福利等。加入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后,黄教授致力为学院创造一个有利于发现和研究的学术环境。其后他以副院长的身份为学院教研人员的评核准则加入了「学者素质及影响力(Scholarly Quality and Impact)」—这一项由世界级学者进行审核的评核准则,有助于减低同事因要追求发表学术研究的数目而造成的压力。同时,黄教授强调知识是无边界的,即使同事在非商业期刊上发表了他/她的研究成果,其学术成就仍然会得到认可。黄教授也积极为同事争取更多的研究经费和资源,并尝试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期望将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潜力提高到国际最高水平。

不一样的学术体验

除了推动学院的科研发展外,黄教授还担任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MBA)及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主任。他希望藉着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的核心价值和独特之处,能提升课程在国内,特别是大湾区内的口碑和知名度,从而提高收生质素。黄教授强调,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是进军大中华区市场的桥梁。同时,他也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除了组织学生参观海外公司,他还邀请了20多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现今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及提供模拟解决方案。他曾邀请荷兰梵高博物馆的行政总裁与学生会面,共同探讨进入大陆市场的途径和策略,给予学生们宝贵的学习经验。此外,面对香港MBA生招生的激烈竞争,黄教授认为浸大应该突出其独特性,例如学院会邀请已退休的行政总裁或业界精英出任客席讲师,组织高桌晚宴,到欧美企业参观,并派学生出国参加亚太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等,让学生在校内外获得多元而独特的学习体验。

访问张美君教授

科技与社会的连结

谈及为何投身学术界,张美君教授坦言其实科研并非在她的预计之内。在修读完商业统计学后,她就被招聘为研究助理,期间她发现自己对研究工作十分感兴趣。在熟人的建议下,她继续在资讯系统方面进修,并成功获得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的学位。毕业后她便加入了浸大,从那时起,她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在依循科技规范又符合社会责任的原则下应用科技,这也跟社会关注的问题(例如网络欺凌)非常吻合。张教授的研究会积极倡议在网络平台上所应付的社会责任,这与学院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呼应。研究探讨网络平台与使用者网上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网络平台供应者提供指引,以鼓励使用者负责任地使用平台,防止网络欺凌的行为。去年,张教授被选为「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拨款超过港币780万,开展为期逾60个月的大型研究工作,为减少网络欺凌行为作出贡献。

学者的传承

张教授在分享她的科研经历时表示,「抓住每一个机会,全力以赴」是她的座右铭。她指出,在论文审查过程中被拒或被批评是很常见的,但她始终将其视为学习和改进研究工作的机会。这些经验皆驱使她成为一名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时至今天,张教授已出版了超过200篇学术论文,其着作吸引逾20,000次的引述。除了教学和研究外,张教授还负责指导博士生及担当研究式研究生课程主任。张教授深知在研究期间,一个乐于指导和关怀的导师对学生是多么重要。因此,她不仅为学生们的研究提供建议,还会腾出时间,与他们建立起亦师亦友般的关系。张教授的用心并没有白费,她教导的博士生们在毕业后,都取得优秀的成绩,遍布多所海外大学。张教授因而在2020年获颁大学的「杰出研究指导奖」,以表扬她在这方面的成就。

结语

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在庆祝成立65周年之际,学院的研究成果已臻国际一流水平。学院亦努力将其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副院长黄旭教授诚邀校友抽空回母校参观,共同见证学院和母校过去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浸大发展再上新台阶。

 

 

 

课程设置

香港浸会大学MBA课程涵盖工商管理不同学术领域,共有16门学科,44学分。 一般而言,核心科及必修科安排在整个课程的前半部,而选修科则安排在课程后半部,部分学科是以专题讲座或工作坊形式进行,以便学员与讲师之间有充分交流。

target1

目标一

增强语言与文字之沟通及表达技能,提升资讯处理的技巧,以使学员具备独立分析及判断能力。

target2

目标二

以前瞻性的思维,配合出色的管理及领导才能,适切应对环境转变,成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成员及决策者。

target3

目标三

掌握现代工商管理不同范畴的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于国际商贸之中。

ckec-demo-03

目标四

加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当中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伦理道德、公司治理及文化差异。

ckec-demo-04

目标五

加强对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商业活动关键问题的理解。

ckec-demo-02

目标六

能学以致用,将其兴趣及知识,在企业战略和商业企划上加以运用。

课程详情

课程学科

课程涵盖工商管理不同学术领域,共有16门学科,44学分。

11 核心科
3 必修科
2 选修科
了解更多

35

平均年龄

12

平均工作经验

行业分布

21
工程 / 制造业 / 贸易 / 批发
21
银行及金融 / 保险
22
信息科技 / 电讯
10
地产 / 物业发展 / 建筑
19
商业 / 专业人士
3
运输 / 物流
2
公共服务 / 公用事业
1
餐厅 / 零售 / 酒店
1
广告 / 媒体

职位

19
总裁 / 总经理
69
经理
3
助理经理
7
专业人员
2
其他

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在资讯系统协会(Associ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 AIS)研究排名中进入全球前50名和亚太地区前10名。该排名是基于美国资讯系统协会 (AIS) 2019 年至 2021年累积的优质期刊列表。

这个研究排名在全球具有十足的指标性,是从AIS高级学者发表的8个主要信息系统 (IS)期刊中选出,当中包括了与商业信息系统和数字化领域相关的顶尖期刊。

最新结果显示,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在“AIS 八大期刊”中位列全球第50位及亚太区第10位,与香港中文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和台湾国立政治大学 (NCU) 齐名。而工商管理学院的论文曾刊登于IS四大旗舰期刊,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季刊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信息系统研究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信息系统协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管理信息系统期刊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

浸大工商学院院长施立培教授表示:“儘管浸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规模相对较小,这成就尤其令人鼓舞,感谢我们信息系统研究人员的出色表现。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卓越的研究工作,并在成功的基础上再接再厉。”

AIS排名文库包括了于1990至2021年间,于AIS 八大期刊的刊登数据。八大期刊包括: 管理信息系统季刊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信息系统研究(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信息系统协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管理信息系统期刊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欧洲信息系统杂志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信息系统期刊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战略信息系统杂志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和信息技术期刊(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r.-Monique-Shui-Ki-Wan-2-1

温瑞琪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副院长 (研究生事务)
工商管理硕士及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主任
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03-2

黄旭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副院长 (研究)
工商管理博士课程主任 
管理、市场及资讯系统学系讲座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04-2

周高光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副主任

photo-tuning-師資_002-05-2

吴凯文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市场及资讯系统学系高级讲师
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副主任
行政人员教育课程主任

photo-tuning-師資_002-09-2

魏立群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市场及资讯系统学系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10-2

何承晓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应用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11-2

陈建行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应用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06-2

宋扬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系主任及副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08-2

许寒华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市场及资讯系统学系副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12-2

王坦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市场及资讯系统学系副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13-2

易龙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助理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14-2

周颂琪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特約教授

photo-tuning-師資_002-15-2

陈伟梁先生

香港浸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特约顾问

为培育金融科技(FinTech)人才,浸大金管局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日前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推动策略伙伴合作项目 –「金融科技先锋联网(IPMN)计划」。

IPMN计划将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是金管局与四所本地大学,包括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项目。计划将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参与银行的金融科技项目,研究联盟式学习及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可透过计划参与有关金融科技的研究和应用项目,从而获得实际的技能和工作经验。 同时,IPMN计划亦旨于建立学术界与金融科技业界之间的桥梁,增加交流的机会。

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施立培教授表示: 「金管局一直不遗馀力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学院很荣幸浸大金融(金融科技及金融分析)硕士课程能与金管局合作开展这项计划。IPMN计划将有助培养未来的金融科技人才,学术界和金融界之间互相合作,朝着共同目标迈进。

财务及决策学系系主任Aris Stouraitis教授补充道:「金融(金融科技及金融分析)硕士课程能获得金融科技业界精英的充分肯定,反映出课程内容一直紧贴着业界蓬勃的发展及需求。」

在IPMN计划中,参与的学生不仅能够应用金融科技理论,更能获得实践经验。金管局更会邀请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如顾问公司或科技公司)业界人员担任导师,而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教授亦将担任学术导师,在创新工作项目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理学硕士学位课程(MScBM)在《金融时报》发布的2021 管理学硕士排名(MiM)中荣获全球前100名,是今年唯一一所入选的香港院校,也是该硕士课程第三次获得此项认可。

《金融时报》的排名是以学校多样性、校友职业发展以及国际经验和研究等指标,对世界各地的高级管理课程进行分析与排名。在不同排名范畴中,浸大商学院的商业管理理学硕士在校友成就方面位居全球第 11 位,83% 的校友在完成课程后都取得优秀的成就。校友职业发展方面在全球排第 31 位,校友在毕业后首三年的薪资增长百分比方面排名则第 33 位。在性别多样性方面得分尤其高,女性教职员工比例(50%)排名第六,女性董事会成员比例排名第五(53%)。

浸大商学院院长施立培教授表示:「适逢商学院成立 65 周年之际,我院致力追求学术卓越、实践多元化发展的承诺得到了《金融时报》管理学硕士排名的认可。今年的排名体现了浸大商学院的领先地位,也证明了我们具有全球视野的教职员工,而学生和校友的辛勤努力与付出亦得到丰硕成果。浸大商学院的商业管理理学硕士以职业为导向,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茁壮成长。最近我们为了跟上新兴学科的步伐,更还增加了一系列具前瞻性的选修课,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加密货币课程。」

浸大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黄旭教授表示:「浸大商学院课程是进入大中华区和亚洲企业的起点,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当中包括接触香港及大湾区超过 25 家合作公司。学生需要组成团队,运用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 6 到 8 个月时间帮助公司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学生亦有许多机会会见当地商界领袖并从参观该地区的一流公司从中学习更多。」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开办的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最近入选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全球百大最佳管理硕士课程,成为全港首个登上该国际排名榜的硕士课程。
 
该排名榜依据一系列指标评选全球同类型的管理硕士课程,主要来自毕业生的回应与大学数据,指标包括「薪酬增幅」、「事业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多样性」、「国际化体验」和「研究」。在「毕业生事业发展」与「毕业生首三年的平均薪酬增幅」两项指标中,浸大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均位列全球首20名,表现突出。
 
浸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施立培教授 (Professor Edward Snape) 说:「对于获选成为《金融时报》全球最佳的管理课程之一,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浸大工商管理学院的核心工作是装备学生的事业发展,以协助他们适应高度竞争的商业世界。我们期望培育毕业生的前沿商业知识与个人技能发展,以提升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学院将亦以此成就为基础拓展课程,确保为学生继续提供世界级商学教育。」
 
是次《金融时报》2018年全球百大最佳管理硕士课程排名榜以毕业生毕业后首三年的成就,以及商学院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为重点。该机构访问了2015年浸大商业管理理学硕士毕业班的同学,他们绝大部分肯定该硕士课程能协助他们达成工作目标,包括事业晋升和国际流动性发展。有关排名榜详情,可浏览网页:http://rankings.ft.com/businessschoolrankings/masters-in-management-2018
 
浸大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主要为年轻商业行政人员和寻求相关行业发展的大学毕业生而设。课程全面涵盖传统的商业学科,包括会计、金融与市场学,同时亦提供不同范畴的选修课程,如中华智慧与管理、商业创意、调解与创业学等。欢迎商科毕业生或有意在商业领域发展的非工商管理主修毕业生申请报读。有关课程详情,可浏览网页:http://mscbm.hkbu.edu.hk/eng/main/Index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最近入选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全球二十五所亚太地区最佳商学院,肯定了本院研究生课程的质量。
 
该排名榜是依据参与学院在2018年《金融时报》各课程的排名。本院的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最近入选《金融时报》2018年全球百大最佳管理硕士课程。在「毕业生事业发展」与「毕业生首三年的平均薪酬增幅」两项指标中,浸大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均表现突出。
 
有关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的排名详情,请浏览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