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工商管理学院人才云集——黄旭教授及张美君教授专访
2021年05月27日

自 1956 年成立以来,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发展蓬勃,培养了数代商界领袖。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先后获得国际商管学院促进会(AACSB International)、欧洲评审组织(EQUIS)及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三大商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可,在全球商学院中仅有1%的学府能同时获得此三项认证。
适逢今年浸大工商管理学院迎来成立65周年纪念,其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成就更是享誉全球。在今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制定的指标公布中,学院的副院长 (科研及研究生课程)及管理学系讲座教授黄旭教授、以及财务及决策学系的张美君教授,一同跻身进全球前百分之二的科学家名单,反映出他们的学术着作在全球被广泛引用。两位学者在科研方面均具丰富经验,同时努力不断求进。
黄教授希望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在学院内培养更多世界一流的学者。 张教授则希望通过更有影响力的研究回馈社会,悉心指导研究生,激发他们的潜能。
访问黄旭教授
学术无疆界
当谈到自己的卓越成就,黄教授谦虚地表示,这只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探索科学,他认为只要热于探索并专注做好科研工作,学术排名自然会提升。黄教授的研究项目广泛,包括领导才能、跨文化管理和员工福利等。加入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后,黄教授致力为学院创造一个有利于发现和研究的学术环境。其后他以副院长的身份为学院教研人员的评核准则加入了「学者素质及影响力(Scholarly Quality and Impact)」—这一项由世界级学者进行审核的评核准则,有助于减低同事因要追求发表学术研究的数目而造成的压力。同时,黄教授强调知识是无边界的,即使同事在非商业期刊上发表了他/她的研究成果,其学术成就仍然会得到认可。黄教授也积极为同事争取更多的研究经费和资源,并尝试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期望将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潜力提高到国际最高水平。
不一样的学术体验
除了推动学院的科研发展外,黄教授还担任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MBA)及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主任。他希望藉着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的核心价值和独特之处,能提升课程在国内,特别是大湾区内的口碑和知名度,从而提高收生质素。黄教授强调,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是进军大中华区市场的桥梁。同时,他也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除了组织学生参观海外公司,他还邀请了20多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现今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及提供模拟解决方案。他曾邀请荷兰梵高博物馆的行政总裁与学生会面,共同探讨进入大陆市场的途径和策略,给予学生们宝贵的学习经验。此外,面对香港MBA生招生的激烈竞争,黄教授认为浸大应该突出其独特性,例如学院会邀请已退休的行政总裁或业界精英出任客席讲师,组织高桌晚宴,到欧美企业参观,并派学生出国参加亚太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等,让学生在校内外获得多元而独特的学习体验。
访问张美君教授
科技与社会的连结
谈及为何投身学术界,张美君教授坦言其实科研并非在她的预计之内。在修读完商业统计学后,她就被招聘为研究助理,期间她发现自己对研究工作十分感兴趣。在熟人的建议下,她继续在资讯系统方面进修,并成功获得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的学位。毕业后她便加入了浸大,从那时起,她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在依循科技规范又符合社会责任的原则下应用科技,这也跟社会关注的问题(例如网络欺凌)非常吻合。张教授的研究会积极倡议在网络平台上所应付的社会责任,这与学院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呼应。研究探讨网络平台与使用者网上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网络平台供应者提供指引,以鼓励使用者负责任地使用平台,防止网络欺凌的行为。去年,张教授被选为「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拨款超过港币780万,开展为期逾60个月的大型研究工作,为减少网络欺凌行为作出贡献。
学者的传承
张教授在分享她的科研经历时表示,「抓住每一个机会,全力以赴」是她的座右铭。她指出,在论文审查过程中被拒或被批评是很常见的,但她始终将其视为学习和改进研究工作的机会。这些经验皆驱使她成为一名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时至今天,张教授已出版了超过200篇学术论文,其着作吸引逾20,000次的引述。除了教学和研究外,张教授还负责指导博士生及担当研究式研究生课程主任。张教授深知在研究期间,一个乐于指导和关怀的导师对学生是多么重要。因此,她不仅为学生们的研究提供建议,还会腾出时间,与他们建立起亦师亦友般的关系。张教授的用心并没有白费,她教导的博士生们在毕业后,都取得优秀的成绩,遍布多所海外大学。张教授因而在2020年获颁大学的「杰出研究指导奖」,以表扬她在这方面的成就。
结语
浸大工商管理学院在庆祝成立65周年之际,学院的研究成果已臻国际一流水平。学院亦努力将其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副院长黄旭教授诚邀校友抽空回母校参观,共同见证学院和母校过去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浸大发展再上新台阶。